雷达作为国家战略性、引领性、核心性的高科技装备,在国家安全、气象监测、交通管理以及灾害预警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雷达无线电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雷达无线电管理政策,加速雷达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记者采访了来自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让我们跟随他们的介绍,深入了解《规定》对未来我国雷达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助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司长方翔表示,气象雷达是地基气象观测的重要现代化观测手段,在天气预报、预警等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定》结合气象雷达使用实际,根据不同使用需求和应用场景,明确了风廓线雷达、天气雷达、云雷达以及气象探空设备的定义、使用频率、技术指标、协调原则、设置要求等内容,为气象雷达无线电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
方翔表示,《规定》是国家无线电管理政策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我国雷达无线电管理制度。中国气象局将做好《规定》的宣贯与落实工作,进一步推动气象雷达设备的规范生产和使用,助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护航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
水利部网信办副主任(主持工作)钱峰表示,水文雷达是一种新型监测感知设备,用于探测自然界中水的时空分布、变化和运动,可大范围精细化测量地面以上2km垂直高度大气中的液态水,有效支撑降水产汇流和洪水演进预报。水文雷达建设是水利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而加快推进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的重要组成。《规定》结合水文雷达使用实际,根据使用需求和应用场景,明确了水文雷达定义、使用频率、技术指标、协调原则、设置要求等内容,为水文雷达无线电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与应用指导。
钱峰表示,《规定》的出台规范了雷达无线电的使用和管理,推动了雷达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保障了公共安全和电磁环境的安全,更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我国雷达无线电管理体制机制,处处体现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水利部将在行业内做好《规定》的宣贯与落实工作,推动水文雷达设备的规范生产和使用,引领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提升民航安全运行水平
中国民用航空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万美贞表示,雷达系统在航空领域有着广泛使用,各类航空雷达在保障飞行安全、提升航班运行效率以及实施精准气象预警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规定》明确了对空中交通管制一次雷达、二次雷达、航空无线电高度表、场面监视雷达、机场跑道外来物探测雷达、机载气象雷达等多种常用航空雷达,以及低慢小探测雷达使用频率、管理政策及技术要求,为航空雷达设备的规范使用提供了政策引导,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民航安全运行水平。
万美贞还表示,《规定》的印发将进一步助力航空雷达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迈进,有效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持续为民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